牢固樹立“兩個至上”理念 主動防范化解森林草原火災安全風險
2022-06-30來源:中國安全生產 作者:四川省森林消防總隊 夏進榮
撲救森林草原火災具有高度的危險性,滅火行動中,經常面對山高地險、風大火猛的撲火環境,一旦組織不嚴就有可能造成人員傷亡。2019年、2020年,四川木里、西昌連續發生2次“3·30”森林滅火重大亡人事件,習近平總書記連續作出重要指示批示,親自部署成立國務院督導組對四川省森林草原防滅火工作進行專項整治督導,充分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愛民情懷。如何安全高效撲救森林草原火災,確保撲火人員和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已經成為各級黨委政府和應急部門亟需研究解決的重大課題,同時也對各級滅火指揮員科學組織指揮滅火行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從思想認識入手,解決好安全滅火觀念的問題
堅持“兩個至上”,首先要樹立正確的滅火觀念,強化“底線”思維。一要敬畏生命,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觀念。首先,任何時候都要把撲火人員和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只有在這樣的前提下,才能組織滅火。其次,要立足最困難復雜局面做準備,平時,要圍繞滅大火、連續滅火、快速機動增援滅火,經常組織拉動演練,努力把戰備工作往細里摳、往實里落,不斷提升體系化、實案化、精細化戰備水平;戰時,要跟進做好隊伍思想、組織、裝備、后勤等各項準備,絕不能把未經準備和訓練不足的隊伍拉上火場與大火直接對抗。再次,要堅持科學嚴謹的組織指揮,嚴格遵守“三先四不打”等原則要求,任何時候都不能盲目蠻干,任何環節都求細求實,確保無論面對任何困難、任何險情,都能科學有效應對。二要強化保障,牢固樹立保護戰斗力的觀念。上山打火非常辛苦,特別是西南林區,山高坡陡、林密路遠,有時候爬山一爬就是八九個小時,撲火人員背負二三十公斤裝備,還沒到火線,體能和戰斗力就消耗大半。因此,火場上,要想方設法讓滅火指戰員吃飽穿暖,積極協調滅火一線指揮部和當地政府,動員各種力量為滅火人員運送給養。各級后勤部門,要真正把后勤變前勤,建立完善聯勤、協同、融合保障機制,用好地方政府、社會優質資源和力量,拓寬物資供應、保障服務渠道;要加大戰備物資籌措力度,真正把戰備物資精確落實到單位、單裝、單車、單人,為催生和保護戰斗力提供最大支撐。三要因情就勢,牢固樹立正確的進退觀念。打火是人與自然的抗爭,必須要講究科學?;饒錾?,要時刻保持頭腦十分清醒,任何時候都不能心存僥幸、違背客觀規律,不管多熟悉的地形、多熟悉的火場,都必須認真勘察,搞清楚火在哪里、向哪里發展、有哪些風險,對哪些火能馬上打、哪些火得等一等再打,哪些火可以直接打、哪些火應該間接打,做到心中有數。要樹立正確的進退觀,既不能畏首畏尾,也不能盲目蠻干,做到當進之時,不遺余力,全力撲救;當退之時,尊重科學,絕不魯莽。特別是在風大火猛、形勢不利的情況下,無為即是有為,一定要學會放棄重來。
要從火場勘察入手,解決好火情預測預判的問題
火情預測預判是指揮滅火行動的關鍵,只有把火情信息掌握全,把發展態勢判斷準,才能提前規避風險,定下正確的決心。一要仔細看。通過地面觀察、空中偵察以及查閱地圖等方式,直觀掌握火情基本現狀和客觀撲救條件??吹匦?,區分高原高山、平原山地、丘陵盆地,和陡坡山脊、峽谷溝壑、斷崖峭壁等,重點掌握火場基本地形地貌、坡度、坡位、海拔、山脈走向等??粗脖?,觀察火場植被類型、林木種類、可燃物載量,具體是草地、密灌、喬木林還是喬灌立體分布??礋熿F,重點看煙霧的顏色、范圍、高度和漂移方向等,濃煙滾滾是大火,青煙是小火??椿鹁€,了解每條火線的位置、長度、蔓延方向、速度和形態,區分火頭、火翼和火尾,是連續火線還是斷續火線??椿饎?,看各條火線是穩進地表火還是急進地表火,是地表火還是樹冠火,有沒有地下火,是林下蔓延還是立體燃燒,是中低強度火還是高強度火??吹缆?,要對火場周邊的公路、防火道、大車路、盤山小路、林內便道等進行勘察,掌握其分布位置、通行條件和安全條件??此?,重點是觀測火場周邊的自然河流、人工水庫、水塘濕地、儲水池等預置水源等情況,了解其儲水量、到火線的距離等等??刺鞖?,向氣象部門收集即時和未來風力風向、溫度濕度、日照能量、未來降水等??从燕?,關注火場各類專業、半專業撲火隊伍的裝備配備、日常訓練、撲火經驗等情況,準確評估其戰斗力并加以科學調配??次恢?,看開設指揮所、設隔離帶、重點目標位置等。二要準確判。在全面掌握火場信息后,進行認真地梳理,科學地分析,準確地研判。首先,林火態勢上必須重點分析研判火線火頭數量,林火發展主次態勢,林火主要類型等,經初步概略測算,勾畫火場火線,標記重點方向,形成火場態勢圖。其次,要跟進分析火場地形地貌、植被分布,重點研判如何快速省時省力安全合理接近火線,如何避開危險地形和危險火環境突破火線等。再次,要根據收集的天候氣象信息,準確研判風力風向,預估預判火勢發展方向。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林火燃燒釋放的熱能,對未燃燒的植被進行長時間烘烤預熱,在特殊地形條件下,可使火場周邊的氣溫、空氣、濕度發生高度易燃的變化,在瞬間大風和火旋風的作用下,容易產生飛火和突發火爆,對滅火人員安全構成威脅,對此,必須要重點關注、提前預判,做好防范。三要謹慎打?;饒錾锨闆r瞬息萬變,要隨時關注火情變化,時刻觀察火焰高度、蔓延速度、蔓延位置,當火焰高度超過2米,蔓延速度大于1米/秒,出現飛火、火旋風等特殊火情,或者出現新火點且不知道準確方位時,危險系數很高,不能再組織直接滅火。要隨時關注風力風向變化,通常講,1-2級風可以繼續撲救,3-4級風要保持警惕、謹慎撲打,5、6級以上風火勢隨時可能失控,必須組織人員撤離。要隨時關注地形變化,坡度越陡,上山火的蔓延速度越快,下山火就越慢,切忌進入深溝、峽谷、鞍部、單口山谷等復雜地形。要關注天氣變化,通常情況下,每天的11時至18時氣溫最高,空氣最干燥,可燃物含水量最低,林火蔓延速度最快,中午13時前后是滅火高危時段,此外,一些高山地區4月前后容易出現雷擊,要根據天氣變化,做好防雷擊準備。要隨時關注兵力變化,有新的增援力量到位、或者從某個方向抽調人員擔負其他任務,就要重新評估,區分任務輕重緩急,
再確定力量投入的方向。
要從安全效率入手,解決好滅火戰術手段的問題
科學運用滅火戰術手段,不僅可以提高滅火效率,也能最大限度降低安全風險。一要突出以水滅火。以水滅火雖然在尋找水源、架設水泵、鋪設管帶上耗時較長,切入火線較慢,但一旦打開突破口,撲打效果會更明顯,效率更高,縱深清理更徹底,復燃幾率更小。而且遇有險情時能夠及時用水處置,給滅火人員帶來了更多的安全保障。要強化以水滅火的意識,在行動上把以水滅火作為實戰的首選,要有克服萬難取水用水的準備。要創新以水滅火的戰法,根據地形、坡度、輸水距離研究最佳的水泵串并聯編組方式。要研究提高撲救效率,注重因情就勢,“宜風則風、宜水則水、宜化則化”,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積極借助人工增雨等科技手段,提高滅火效率,降低安全風險,最大限度減少火災損失。二要注重協同滅火。堅持統一指揮,建立聯合的、統一的、權威的、高效的指揮機構,對滅火工作實施有效指揮和控制。要充分掌握各方參戰力量的人員、裝備、戰力等情況,針對不同隊伍,分配合適的任務,森林消防隊伍在力量調配、戰法運用和重點方向指揮等方面發揮主導作用,提供專業支持。嚴格落實領責追責制度,防止火場上一些隊伍聽宣不聽調。要加強戰場配合,森林消防隊伍負責打火頭、攻險段、保重點,地方撲火隊伍打明火、滅余火;其他力量運水源、清火線、看火場,各展所長、各盡所能,最大限度形成整體合力。要深化“三聯”機制,森林消防隊伍要主動幫助地方專業撲火隊開展專業培訓,完善專業訓練、值班值守、應急響應、編攜配裝、火場指揮、滅火行動等制度規范,努力提高地方撲火隊實戰能力,減輕國家隊的防滅火壓力。三要確保安全滅火。堅持主動“防”險,不涉險自然就不會遇險,遇險再避險就會顯得很被動。滅火行動中,要主動避開可能發生險情的時段和區域,靈活運用戰術手段,能直接打就直接打,直接打有危險還可以采取隔離阻火、以火攻火等方式間接打。要主動選擇退路,在接近火場、突破火線、撲打明火、組織轉場甚至是清理看守的每一個階段,都要提前選好退路,明確安全避險區域。要搞好緊急“避”險,遭遇險情后,按照平時的訓練,通力合作,互相提醒,相互保護,相互鼓勵,用集體的智慧和力量戰勝困難,擺脫險境。在成功實施緊急避險后,迅速清點人員裝備,選擇安全撤離路線,帶領隊伍快速轉移到安全區域。要做好戰場急救相關準備,備足急救藥品,在遇險受傷的情況下,迅速展開自救互救,最大限度降低受傷隊員生命安全風險。?。ū疚淖髡呦邓拇ㄊ∩窒揽傟牽傟犻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