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站:以安全文化促高效發展
2022-06-28來源:中國安全生產 作者:本刊記者 張愛玲 通訊員 劉慧
北京站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北京站始建于1901年,距今已有120年歷史,是全國最早的客運辦理站。1959年,毛澤東主席親筆為“北京站”題寫站名,周恩來總理寄語北京站人“地位重要,工作光榮”。北京站作為“首都之門”被評為北京市十大建筑。目前,北京站現有職工1731人,設置9個職能科室,14個生產經營機構,管轄8個火車站、2個線路所,主要承擔京哈、京滬、京秦、京山、京廣、京九、京包、京原八大干線旅客列車開行任務,同時辦理北京至莫斯科、烏蘭巴托、平壤的國際聯運列車任務。每日開行列車153.5對,運能13萬人,日均發送旅客10萬人,高峰日達18.7萬人,年發送旅客3500萬人。
百年的滄桑洗禮、風雨兼程,北京站見證了中國現代史上幾乎所有的重大事件和歷史變革,具有獨特、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近年來,車站先后榮獲“全國客貨窗口用戶滿意單位”“全國推廣服務先進典型經驗單位”“全國鐵路路風工作先進集體”“中國服務之星”等稱號,2019年被國務院命名為全國第八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近年來,北京站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認真落實應急管理部的有關規定,以及集團公司安全生產工作的部署要求,聚焦交通強國、鐵路先行,緊扣安全文化建設,積極倡導科學安全理念,規范安全管理制度,強化職工安全培訓,發揮品牌引領作用,營造和諧安全環境,構建以“理念、制度、素質、典型、環境”為核心的“五位一體”的安全文化體系,為推進車站的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的安全保障。
堅持目標導向,建立安全保障架構
北京站地處首都核心區域,社會關注高、政治責任重、安全壓力大。對此,車站對安全文化建設工作高度重視,全力構建安全保障構架。一是成立組織機構。成立以黨政主要負責人為組長,其他領導班子成員為副組長,各職能科室負責人為組員的“安全文化引領工程”領導小組,下設安全文化工作辦公室,日常工作由黨群工作科牽頭負責,形成黨政同抓共管、科室督導檢查、車間推進落實的安全工作格局。二是明確工作方案。制定《北京站實施“文化引領工程”三年規劃(2020-2022)》《車站安全文化建設實施規劃》《推進計劃》和《考核評估標準》,特別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逐級細化各項疫情防控措施,嚴格落實“四方責任”,確保車站安全文化建設工作有序推進。三是嚴格追蹤考核。每年在年度工作會議上專題部署安全工作,并以1號文件下發安全實施方案。堅持每月召開一次安委會、安全考評會,對排名靠后的部門下發整改通知書,明確整改措施和完成時限,并追蹤復驗,確保各項任務落實落地落到位。
堅持思想導向,增強安全文化理念
一是全員化參與。動員干部職工結合各自崗位特點,編寫安全警句、安全諺語、安全提示等,編發《北京站企業文化手冊》,大力倡導“遵章守紀光榮、違章違紀可恥”的榮辱觀,切實將“遵章守紀,落實標準,確保安全”的思想入腦入心,不斷提高干部職工的職業修養和操守。二是全方位活動。結合每年的安全主題,分層次、分工種舉辦安全專題大討論、大宣講,開展“北京建功杯”安全知識競賽和“勞動安全十個一”競賽,開展“安全生產月”和“安全質量萬里行”等活動,在班組中開展承諾踐諾活動,推行班前安全提醒提示,不斷強化安全理念的滲透。三是全覆蓋宣教。通過利用《京站手機報》、企業辦公網、宣傳櫥窗、LED顯示屏等媒介平臺,組織外出參觀學習交流、請專家授課等形式,實現全天候、全方位的思想教育,為車站安全文化建設提供思想支撐。
定期組織安全風險研判,確保安全運行
堅持制度導向,科學規范制度體系
一是制定應突處置預案。制定細化由12個預案組成的《北京站應急處置突發事件總體預案》,做到與地方行政部門安全管理制度的無縫銜接。進一步健全事故責任追究辦法、安全生產教育保障辦法、安全風險過程控制監督檢查管理辦法等,形成一整套規范化的安全管理制度體系。二是科學研判風險。定期組織安全風險研判,修訂完善各層級、各崗位的安全生產責任制,將研判的97個安全風險關鍵項點納入日常檢查盯控重點,保證安全責任界定清晰、標準明確,實現所有安全關鍵項點有人管、有人控。三是實行消防安全網格化管理。制定《消防安全網格化管理辦法》,將全部消防管理區域進行塊狀劃分,明確責任部門、工作內容和工作標準,制定管理措施并張貼明示,實現了消防責任無死角。四是加大激勵獎懲力度。制定《北京站工效掛鉤考核辦法》《發現和防止安全突出隱患(小額快獎)獎勵辦法》等,進一步加強安全風險源頭控制,調動干部職工“防隱患、保安全”的主動性。2018年以來,全站17名職工因預防事故受到獎勵11.9萬元,89名職工發現安全隱患受到小額快獎7.65萬元。
堅持素質導向,提高安全管理能力
為適應高科技自動化行車、客服設備設施的投入使用,車站多措并舉,全面提高干部職工專業技術能力。一是強化安全培訓。嚴格落實年度干部職工培訓計劃,采取集中培訓、分級傳授、班前學習等方式,強化安全知識培訓,提高干部職工保安全能力。2018年以來,共舉辦勞動安全、人身安全、應急預案等各類培訓班697期,培訓職工32705人次。二是強化學技練功。制定《北京站職工技術比武管理辦法實施細則》,分層次、分專業開展職工學規背規,依據政策分別給予前三名500-1000元獎勵,并晉升3-5擋技能工資。三是強化應急處置能力。定期組織防洪防汛、防寒過冬、防火防爆等綜合性應急演練;開展行車設備故障、非正常行車、季節性專項應急演練,不斷提高職工現場應急處理能力。
堅持先進導向,發揮品牌示范引領作用
一是大力選樹安全文化示范崗、優秀安全宣傳員等,將北京站“素萍服務組”、北京朝陽站“丹鳳朝陽”作為安全文化示范崗,開展學習研討、參觀交流、宣講報告等,發揮先進典型示范引領作用。二是強化宣傳報道。加大宣傳攻勢,多次在中央、地方電視臺和人民日報等權威媒體上對安全示范崗和個人進行宣傳報道,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應。三是開展學習“毛澤東號”機車組活動,爭創安全放心班組活動,通過廣泛宣傳踐行“責任心+責任制+基本功=安全正點”的京鐵員工崗位準則,切實把安全品牌理念植入崗位。四是打造“京站愛心”系列品牌,開通“愛心候車區”“綠色通道”“售票體驗區”“愛心窗口”為一體的服務鏈條,實現愛心服務制度化、常態化和品牌化。
堅持共建導向,營造和諧穩定環境
堅持把有形的外部硬環境與無形的內部軟環境相結合,積極營造和諧穩定的旅客乘車環境。一是每年與地區管委會、北京站派出所共同合辦“6·16”安全生產宣傳咨詢日、安全生產月活動,先后投入資金40萬元購買光盤、掛圖、讀本、畫冊等各類宣傳品,向廣大旅客和沿線學校發放。同時,利用LED大屏幕、指示標牌,安全溫馨提示,為旅客安全出行提供溫馨服務。二是與北京站派出所聯合加強環境治安治理整頓,清理各類閑雜人員,打擊不法分子,為旅客創造安全出行的和諧環境。三是借助接受社會團體和兄弟單位參觀北京站站史館的機會,充分利用豐富的圖片、實物和展板文字等,展示北京站安全文化建設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