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id="xbxj5"><nobr id="xbxj5"></nobr></span>
      <address id="xbxj5"></address>
      <form id="xbxj5"></form>

      <noframes id="xbxj5">
      站內搜索
        加入收藏
      首頁 >> 本刊策劃 >正文

      精準攻堅 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見成效

      2022-02-11
      來源:中國安全生產 作者:本刊記者 張愛玲 潘文崢 特約記者 李德忠 楊志剛 李明偉 通訊員 江應宣 翁琪琪   張哲 徐寶德 田強


      策劃人語:

        為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重要論述,從根本上消除事故隱患,20204月,國務院安委會印發《全國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計劃》,在全國部署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目的是在國務院的指導下,各地區各部門全力以赴,攻堅克難,通過三年安全生產攻堅行動夯實安全生產基礎,力爭實現切實消除一批重大隱患、形成一批制度成果,建立健全公共安全隱患排查和安全預防控制體系,扎實推進安全生產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實現事故總量和較大事故持續下降,重特大事故有效遏制,全國安全生產整體水平明顯提高。

        2021年,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進入集中攻堅階段。一年多來,各地各部門各單位聚焦重點行業領域和薄弱環節,通過大排查、大整治、嚴執法,加大攻堅力度,完善治理措施,堅決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從根本上消除事故隱患、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穩定,三年行動取得初步成效。本刊本期采訪了部分省市開展三年行動以來在制度創新、重點監管、風險排查、隱患治理等方面取得的初步成效,為下一步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鞏固提升階段提供借鑒。

       

      山東:聚焦重點領域,扎實推進三年行動

       

        山東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工作,省委書記專門作出批示,要求完善機制,嚴格措施,明確責任,堅決把三年行動各項部署落到實處。2020617日,山東省省長主持召開全省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工作動員部署會,進行全面動員部署。一年來,各級各部門按照國務院安委會和山東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狠抓各項任務措施落實。本刊采訪了山東省應急管理廳相關負責人,展示山東省三年行動專項整治工作取得的進展。

       

      成立工作專班,加強組織領導

       

        20206月,山東省政府安委會印發《關于成立省政府安委會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工作組的通知》,明確由省長任組長,副書記和常務副省長任常務副組長,省政府安委會有關副主任為副組長,省有關部門負責同志為成員。工作組下設辦公室,由分管副省長擔任辦公室主任,省政府副秘書長和省應急管理廳主要負責同志任副主任。工作組辦公室下設綜合協調組、政策研究組、情況調度組等6個小組和20個行業領域專項工作組,具體負責三年行動工作組日常工作。各工作小組和專項工作組均明確了工作職責,建立調度通報、專題會議、工作督辦、督查巡查四項工作制度,統籌推進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




      以專項整治促進本質安全水平提高


       

      制定行動方案,強化工作指導

       

        20205月,山東省政府安委會印發《全省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計劃》,結合山東省實際,制定出臺了“1+2+20”的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計劃,將國家方案確定的危險化學品、煤礦等9個重點領域拓展細化為20個行業領域,并分別明確工作目標、整治措施和有關要求。

        據悉,在方案編制過程中,山東省突出把握了以下三個方面。一是注重統籌推進,將山東省委省政府《關于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批示精神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意見》中15項工作措施融入三年行動計劃,一體化推進實施。二是堅持精準施策,認真梳理安全生產專項整治、集中整治發現問題隱患,深入分析深層次矛盾問題,特別是針對企業應急預案管理、應急演練、安全培訓不到位等問題,分行業領域提出整治措施,實現精準治理、靶向治理。三是采取治本舉措,緊緊圍繞山東省委省政府推進新舊動能轉換和高質量發展的決策部署,以專項整治助力產業轉型升級,以產業轉型升級促進本質安全水平提高。

        為了保障三年行動有效推動,在專項整治開展過程中,山東省還注重強化工作指導和調度督促。在《安全生產和應急管理簡報》中設立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及時宣傳推廣開展專項整治的典型經驗做法。截至目前,已編發35期。2021年以來,建立安全生產大排查大整治周報制度,每周調度進展情況,編發周報20期,及時報山東省政府安委會主任、副主任,并抄送各市和省有關部門。

       

      建立兩個清單,推動問題解決

       

        將建立問題隱患和制度措施“兩個清單”貫穿始終,既深挖行業性、區域性問題,做到問題隱患整改無遺漏,又聚焦根源性、本質性問題,逐步完善制度措施。緊緊圍繞三年行動目標任務,對需要解決的共性問題實施“清單式”管理。2020年度,共梳理危險化學品企業自動化控制程度不高、化工園區應急救援能力不足、學校既有建筑消防安全等共性問題123項,完善制度措施60項,包括《山東煤礦重大安全風險分析預判防控辦法》《山東省尾礦庫閉庫銷號管理辦法》《山東省交通運輸安全生產信用管理實施辦法》《關于推行建筑起重機械“一體化”管理的指導意見》《山東省海上搜尋救助條例》《山東省電力監控系統安全防護實施辦法》等。

        加強工作融合,把山東省“兩清單”和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一情況、兩清單”報送統籌推進,加強對各級信息工作人員的指導,提高信息報送的時效和精度。20218月,山東省應急管理廳組織召開重點行業領域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工作會議,研究細化2021年重點攻堅督辦任務,梳理調度制約三年行動開展的難點堵點問題,并組織有關部門逐一制訂重點攻堅方案,制訂針對性解決措施。截至目前,共梳理匯總重點行業領域問題隱患112項,制度措施68項,24個行業領域已全部制定了重點攻堅方案。

       

      排查整治隱患,防范事故發生

       

        在山東省開展拉網式、起底式大排查大整治,發動所有生產經營單位、職工開展隱患自查自糾,各級各有關部門累計檢查生產經營單位319.4萬家次,排查整治隱患430.0萬項。對違法違規、弄虛作假行為零容忍,對隱患應查未查、應報未報、應改未改的依法從嚴處罰,累計立案處罰5.3萬家次、罰款7.6億元。通過開展大排查大整治,山東省共排查生產經營單位103.1萬家,逐一摸排掌握生產經營單位的“家底”和安全現狀,并全部納入監管范圍,基本實現了“兩個全覆蓋”。




      建立問題隱患和制度措施“兩個清單”


       

      聚焦重點任務,扎實推進整治

       

        在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重要論述專題方面,把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重要論述納入宣傳工作重點,山東省委省政府召開全省安全生產視頻會議,專題觀看《生命重于泰山——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重要論述》電視專題片,山東省各級各部門單位通過理論學習中心組專題學習、干部專題培訓、專題巡回宣講等形式,共開展專題學習1100余場,參與42萬余人次。組織集中學習觀看專題片1萬余場,觀看人數達65萬人次。結合安全生產大排查大整治行動,制定了“1+26+1”警示教育方案,制作26個行業領域警示教育片。山東省政府安委會辦公室印發《強化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主體責任 扎實開展開工“第一課”活動》,將警示教育納入開工第一課培訓內容,全省接受警示教育企業員工共有2400余萬人次。

        在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方面,山東省政府印發《山東省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總監制度實施辦法(試行)》,建立安全總監委派和雙重領導制度。山東省應急管理廳、省法院、省檢察院、省公安廳聯合印發《關于強化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落實的意見》,省政府安委會辦公室印發《生產經營單位全員安全生產責任清單》,督促指導企業建立落實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山東省已有87.5萬家企業完成責任清單修訂工作。加強全員安全教育培訓管理,組織開展2021年度安全生產“大學習、大培訓、大考試”專項行動。




      開展重大危險源督導檢查


        在重點行業領域專項整治方面,對照三年行動方案要求,著眼“兩個根本”,持續提高風險防控能力。煤礦領域,扎實推進煤礦安全生產標準化管理體系建設,每季度組織開展重大風險分析研判,印發重大風險預警信息。2021年二季度,山東省煤礦共辨識重大風險1392項。非煤礦山領域,堅持標本兼治,制定出臺《關于做好全省非煤地下礦山智能化建設的指導意見》《山東省深井非煤礦山安全風險管控若干規定》等制度性成果,開展外包工程專項整治,清理不符合要求的外包隊伍138個。危險化學品領域,制定出臺山東省《關于全面加強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工作的意見》,開展重大危險源督導檢查,共督導檢查重大危險源企業1334家、重大危險源4409處。交通運輸領域,強化重點營運車輛聯網聯控,依托省市動態監管平臺建立抽查制度,已累計抽查3.5萬輛次;提高危貨運輸全過程信息化監管水平,啟動實施電子運單制度,共計填報電子運單519萬單。消防領域,深化打通消防“生命通道”集中治理,山東省25172家消防安全重點單位、905個新建住宅小區完成消防車通道標識化工作,4533個老舊小區完成消防車通道治理。城市建設、漁業、電力、特種設備、學校、農業機械等其他行業領域,都結合實際強化集中攻堅,風險防控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創新監管方式,健全長效機制

       

        從山東省抽調1493名干部開展常態化安全生產專項督導,152個工作組下沉各市、縣(市、區),深入黨政部門、基層一線和企業,全方位督導中央和山東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落實情況。截至目前,發現并解決問題2.5萬項,有力打通了政策措施落實“最后一公里”?!包c穴式”開展駐點監督,工信、公安、住建、交通、應急管理等14個部門向重點監管的9949家企業派駐骨干人員和專家10170人,累計監督企業完善規章制度1.6萬項、開展警示教育1.1萬場次、整改問題隱患5.4萬項,有力提高了企業安全管理水平。




      將重點行業領域專項整治作為重要抓手


       

      “四位一體”,推進 專項整治三年行動

       

        對下一階段的工作,山東省將持續深化排查整治,堅持安全生產同干部作風建設、懲治腐敗、掃黑除惡“四位一體”縱深推進,抓緊制訂“四位一體”排查整治具體實施方案,壓實責任、創新方式、嚴格執法、狠抓落實,鞏固提高大排查大整治成果。

        切實抓好問題整改。強化督導調度,山東省應急管理廳將對前期匯總形成的重點行業領域112項問題隱患和68項制度措施,月調度、季總結,持續跟蹤,確保問題隱患真正解決,制度措施落地見效。認真做好國務院安委會安全生產和消防工作考核巡查發現問題督促整改,按照《關于做好國務院安委會安全生產和消防工作考核巡查發現問題整改落實的通知》要求,定期調度問題整改情況,確保問題整改到位。

        強化統籌協調指導。將三年行動開展情況納入安全生產巡查、督查、督導內容,推動各級各有關部門把三年行動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做好安全生產工作的重中之重,抓緊抓實。認真研究分析工作推進中存在的主要問題,特別是針對重點行業領域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及時與有關部門進行會商研判,研究解決措施,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

       

       

      四川:精準發力,專項整治三年行動成效斐然

       

        國務院安委會印發《全國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計劃》 之后,四川省安委會隨即印發《四川省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計劃》,明確從20204月至202212月,在四川省狠抓2個專題和12個重點行業領域專項整治,目標是通過三年專項整治,做到補短板、堵漏洞、強弱項,解決不適應安全生產發展的瓶頸性問題,全面提高安全治理能力和水平。一年來,四川省聚焦重點行業領域,精準發力,扎實推進專項整治三年行動,成效斐然。




      四川省省委書記彭清華(右二)視察四川省應急管理廳裝備


       

      強化組織領導,堅持高位推動專項整治行動

       

        《全國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計劃》印發實施后,四川省委常委會、省政府常務會專題研究部署,推動落實專項整治。四川省省委書記彭清華多次作出指示批示,親自主持召開省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專題學習會,集中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重要論述。為進一步強化領導班子和應急隊伍建設,省委專門安排為應急管理廳增配4名兼職副廳長;省政府主要領導親自修改簽發整治方案、親自動員部署整治行動,親自擔任領導小組組長,親力親為帶頭推動三年行動。四川省省長黃強高度重視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工作,到川履新后首站調研應急管理廳并主持召開2020年省安委會第二次全體(擴大)成員會議,對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進行專題部署推動。四川省安委會迅速制訂落實具體實施方案,結合四川實際,新增工貿行業、特種設備、農村安全3個專項,形成“2+12”整治體系,成立了以省長為組長,分管安全生產的常務副省長和分管安委會辦公室工作的副省長為副組長的三年行動計劃領導小組,在各牽頭部門下設14個整治專班,分別負責各專項(專題)整治工作的具體推進。從應急管理廳涉安處(室)和四川省安科院抽調14名精干力量,組建省安委會辦公室實體化工作專班,下設專項整治組、綜合協調組、督查檢查組,嚴格實行專班推動,確保三年行動有人抓、有人管。同時,將專項整治三年行動納入四川省安全生產專項巡查重要內容,對巡查發現的2072項具體隱患問題,實行點對點交辦整改任務,強力推動整改落實。

       

      搭建風險防控平臺,從源頭上消除事故隱患

       

        為縱深推進全省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四川省安委會辦公室通過匯集應用現有的18個涉安信息系統,搭建安全生產風險防控平臺,實施主動防御策略,明確“常態管控風險、戰時技術支撐”定位,按照“專長兼備、平戰結合”要求,突出危險化學品、煤礦、非煤礦山等重點領域,通過監測企業重點數據、關鍵指標,關注影響安全的天氣災害等因素,開展每日安全風險研判、實時報警處置、預警信息發布、管控措施跟蹤落實,全面提高各類安全生產風險預測預警預防能力,從根本上消除事故隱患。自20208月運行以來,已累計發布《安全生產風險防控預警信息》400余期、每月形勢分析12期,接收系統報警25000余次、實時調度處置報警600余次、研判較大以上風險近160條、提出防控工作建議1500余條、跟蹤落實防控措施6700余條、預警規避重大風險39次。在督促企業落實主體責任方面,危險化學品企業每日風險研判承諾由最低時的63%提高至99%,四川省安全生產風險預警預測預防能力持續提高。同時,針對煤礦行業風險高的特點,建立實施煤礦安全風險每日研判工作制度,煤礦行業監管部門和煤礦企業堅持每日開展安全風險研判,形成每日專題報告,及時發布風險提示,做到關口前移、預防在先,并嚴查嚴處每起瓦斯超限報警情況。

       

      實施清單制管理,精準落實全員安全生產責任

       

        四川省安委會在全省范圍創新推動實施安全生產清單制管理,清單制管理貫穿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計劃始終,制定發布黨委政府和18個重點行業領域安全生產責任清單參考模板,督促21個市(州)全面制定落實安全生產黨政屬地領導責任清單、行業部門監管責任清單,探索建立領導干部安全生產工作履責登記報告制度。圍繞指導推動全省重點行業領域企業全面制定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崗位責任、重大風險管控責任、隱患排查治理責任“四張清單”,將安全生產責任分層分級落實到崗到人,嚴格實行照單履職、按單辦事、依單追責,著力構建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安全生產責任閉環管理體系。組織開展四川省安全生產清單制管理專題培訓16000余人次,創建省、市兩級清單制管理示范企業1240家,開展清單制知識競賽參與人數達20余萬人次。同時,在成都市新都區和攀枝花市米易縣試點開發應用清單制管理手機APP,推動安全監管“信息化”“智慧化”。




      發布18個重點行業領域安全生產責任清單


       

      建立常態化督導機制,嚴督實導推動工作落實

       

        為確保四川省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取得務實成效,四川省安委會辦公室建立聯系市(州)安全生產工作常態化抓落實督導機制,對全省21個市(州)安全生產工作實行分片指導、責任包干,由應急管理廳7名廳級干部帶隊,采取“四不兩直”方式,堅持每兩月1次,深入各地、直達基層,重點對專項整治三年行動、“排險除患”、清單制管理等工作實施精準督導,強力推動各級各部門各企業安全生產責任落實。在重大節假日、汛期等重點時段,四川省安委會辦公室組織21個督導組,對各市(州)“一對一”開展安全生產綜合督查暗訪,將專項整治三年行動納入重點督查內容。同時,各行業主管部門根據實際開展了房屋建筑和人員聚焦場所安全風險排查整治、道路交通安全督查等專項督導。對查出的問題隱患實行點對點交辦,跟蹤落實,形成閉環管理,確保風險第一時間得到管控,隱患第一時間得到治理,最大限度防范生產安全事故。

       

      健全長效機制,著力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找準制約安全生產的根本性、普遍性、關鍵性問題,分門別類予以梳理匯總,針對問題隱患做好“頂層設計”,制訂有針對性的工作措施,形成制度措施清單。目前建立完成制度措施28項,正在建立制度措施16項。為推動黨政領導干部安全生產責任進一步落到實處,抓住“關鍵少數”,建立《四川省安全生產委員會成員單位主要負責人履行安全生產工作職責年度述職制度》,要求四川省安委會成員單位主要負責人對履行安全生產工作職責情況進行述職,并由四川省安委會成員對述職結果開展評議。評議結果將作為主要負責人個人評優、評先、干部使用和表彰獎勵以及責任追究的參考,并與年度安全生產黨政同責工作目標績效管理考評結果掛鉤。同時,為全面厘清新一輪機構改革后部門(單位)安全生產工作職責,切實把安全生產責任落實到最小工作單元,四川省安委會辦公室會同省委編辦起草了《四川省省級部門及中央駐川有關單位安全生產工作任務分工》,為堅決落實“三管三必須”打下堅實基礎。

       

      強化宣傳培訓,營造專項整治三年行動濃厚氛圍

       

        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以來,四川省通過視頻培訓、以會代訓、專題解讀等方式,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的系列重要論述和指示批示精神,先后4次對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計劃具體任務進行了專題培訓和部署,省、市、縣三級累計覆蓋約1.2萬余人次。在四川省政府網站在線訪談欄目,開展了三年行動專題解讀,通過培訓解讀進一步統一思想認識,凝聚起了全省上下扎實推動三年行動的強大合力。同時,注重宣傳引導,在應急管理廳官網開辟三年行動和“清單制管理”宣傳專欄,辦好“全省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努力營造安全生產專項整治的濃厚氛圍。




      突出重點行業,持續深化專項整治三年行動


       

      持續深化,推動專項整治三年行動

       

        針對下一步工作部署,四川省將持續縱深推進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攻堅年工作,全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風險,堅決遏制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全面提高安全生產本質水平,確保全省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向好。

        首先,堅持把推動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落實作為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的“牛鼻子”工程,加快推動全省清單制管理提檔升級,建立健全從主要負責人到崗位作業人員全覆蓋的全員安全生產責任體系,把安全生產責任落實到最小單元。其次,突出抓好重點行業重點時段安全生產工作。以“查問題、促整改、保平安”為目標,持續深化四川省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扎實開展安全生產“排險除患”集中整治和專項執法檢查,重點整治煤礦、危險化學品、非煤礦山、煙花爆竹、道路交通、建筑施工、特種設備、消防安全等行業領域突出問題隱患,堅決確?!按汗潯薄皣鴳c”等重大節假日和建黨100周年、全國全省“兩會”期間等重點時段安全穩定。再次,在持續鞏固“鑄安2020”專項執法行動成果的基礎上,部署開展“創安2021”專項執法行動,聚焦重點行業領域,緊盯屢次受到各類行政處罰的企業、違法發包層層轉包的生產和施工項目、新成立小微企業或新建成投產的項目企業、實際負責人與名義負責人不一致的項目企業“四類企業”,重拳“打非治違”,采取“四不兩直”“三帶三查”等方式,嚴厲查處和打擊各類安全生產違法違規行為,嚴格防控重大安全生產風險。最后,嚴格安全生產黨政同責考核。將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納入年度目標考核內容,嚴格對照國務院安委會安全生產黨政同責考核實施細則,進一步細化考核指標,對各地各部門專項整治三年行動推進情況實行量化考核,強化結果運用,嚴格實行安全生產“一票否決”。同時,綜合運用通報、約談、警示、曝光等有效措施,對專項整治任務落實情況加強監督檢查力度,對分工責任不落實、措施不得力,重大問題隱患懸而不決,逾期沒有完成目標任務的,堅決問責追責。

       

       

      河北:固本強基,深化煤礦安全專項整治

       

        全國煤礦安全專項整治三年行動開展以來,河北省迅速行動,細化工作措施,狠抓工作落實,實現了全省煤礦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向好。2020年,河北省煤礦百萬噸死亡率為0.0606,同比降低69%。2021年,河北省煤礦百萬噸死亡率為0.021,創歷史最好水平。




      在煤礦井下現場開展安全檢查

       

      認真謀劃,同步統籌

       

        河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多次組織召開省委常委會、省政府常務會,專題學習傳達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重要指示和李克強總理重要批示精神,研究部署三年行動。

        河北省應急管理廳充分發揮牽頭抓總作用,多次召開廳黨委會、廳長專題會,研究提出貫徹落實措施,加強方案編制工作組織領導,明確了各專項方案的牽頭部門,按照《全國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計劃》《煤礦安全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實施方案》部署,結合2019年河北省安委會辦公室制定的《河北省煤炭行業安全生產整治攻堅行動工作方案》,制定了《河北省煤礦安全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實施方案》,并于2020426日經河北省政府主要負責同志審批同意在全省印發實施,成為全國第一個印發實施的省份。2021年,對煤炭行業攻堅重點任務又進行了分解,印發煤礦安全專項整治三年行動2021年攻堅階段重點任務清單,共列出32項任務,提出了具體工作要求,并多次組織召開專門視頻調度推進會,對全省煤礦安全專項整治三年行動進行部署調度,推動煤礦三年行動深入開展。

        河北省高度重視統籌調度工作,確保同步推進。視頻調度。20204月以來,先后8次組織召開視頻和現場調度會,對全省煤礦安全專項整治三年行動進行部署調度。專門督促。20208月至9月上旬,對7個產煤市和開灤集團、冀中能源集團及其二級公司、各生產煤礦整治方案的制訂情況進行了全覆蓋督導,督促8個煤與瓦斯突出、2個水文地質條件極復雜和1個沖擊地壓煤礦配備了專職副礦長和副總工程師,并完成了防災抗災風險評估。7個產煤市及有煤礦安全監管職責的產煤縣均已制訂方案,對時間節點和責任分工進行了明確,并制定了了具體工作計劃。聯合督導。按照原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開展煤礦安全生產綜合督查通知要求,河北省應急管理廳與原河北煤礦安全監察局組織聯合督查,將煤礦安全專項整治三年行動的落實情況作為督查地方政府、煤礦安全監管監察部門和煤礦企業的重要內容。綜合督導?!敖Y合工作實際,到煤礦企業開展執法檢查指導等各項工作時,把三年行動作為檢查的主要內容?!焙颖笔惫芾韽d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凝心聚力,壓實責任

       

        河北省凝心聚力,建立“兩個清單”。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按照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要求,河北省應急管理廳針對煤礦安全專項整治各項任務,組織原河北煤礦安全監察局、河北省能源局和各市煤礦安全監管部門、煤礦企業,對本地、本企煤礦安全風險和問題隱患進行系統性研判和排查,建立問題隱患和制度措施“兩個清單”,建立管理臺賬,制訂時間表路線圖,明確整改責任單位和整改要求,堅持邊查邊改、立查立改,加快推進實施,排查整治工作穩步推進。

        此外,河北省還細化措施,壓實責任鏈條。明確目標任務。印發了煤礦安全專項整治三年行動2020年、2021年重點工作任務清單,提出推動落實的具體要求。成立工作專班、建立協調機制,以河北省安委會辦公室名義制定印發了《關于加快實施煤礦安全專項整治三年行動的函》,建立河北省應急管理廳、原河北煤礦安全監察局、河北省發展改革委等9個行動方案涉及部門參加的協調聯動機制,確定各單位聯系人并建立煤礦安全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微信群,研究解決存在問題、調度推進工作進展。對各產煤市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2021-2022年推進臺賬進行了審查,細化完善各地區2021年集中攻堅內容和措施任務。加強分級管控,壓實屬地責任。河北省應急管理廳研究制定了《關于進一步加強煤礦安全監管分級管控工作的通知》,按照屬地管理、重心下移的原則,全面整合煤礦監管資源,明晰了省、市、縣各層級煤礦安全監管責任,明確每一處煤礦的日常安全監管主體,構建上下協調聯動、分級分類監管的工作機制,進一步壓實了聯系包保、駐礦盯守、安全巡查等責任。建立三年行動督辦通報制度。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河北省委省政府關于煤礦安全生產的工作部署,確保全省煤礦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攻堅年各項重點任務落實落細,河北省應急管理廳研究制定了督辦通報辦法,對三年行動各項重點工作的完成情況以及正在辦理的督辦工作情況進行過程跟蹤和限時提醒,全力推動河北省煤礦安全專項整治收到實效。

        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河北省始終把開展大排查作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重要舉措,深化專項整治三年行動,以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的有力抓手來部署推進,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結果導向,嚴格按照煤礦自查自改、企業內部檢查、監管排查、監察執法四個100%的要求,扎扎實實開展大排查。大排查開展以來,河北省煤礦企業共自查自檢問題1100余條,所有問題均已制定相應措施進行了整改,煤礦安全監管系統共排查142礦次,形成監管排查報告36份,發現問題617條,排查發現3條重大隱患,下達執法文書161份,行政處罰430余萬元,停止使用相關設施、設備6臺套,停止作業3處、曝光9次。

       

      緊盯風險,深化“雙控”

       

        河北省聚焦重點,緊盯重大風險。加強風險研判。按照原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研判防控煤礦重大風險的指導意見,河北省應急管理廳與原河北煤礦安全監察局聯合轉發了原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的指導意見,聯合制定了重大風險防控實施辦法。2020年四季度以來,每季度均聯合研判風險并發布了煤礦重大安全風險的提示函。加快過剩產能化解。2020年以來,共關閉退出煤礦10處,其中關閉7處、部分產能退出3處,共計退出產能627萬噸/年。目前,7處關閉礦井已完成關井驗收,3處部分去產能礦井已經完成了能力核定。推進30萬噸/年以下分類處置。經原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審核、河北省政府同意,印發了《30萬噸/年以下煤礦分類處置工作方案》,進一步加快30萬噸/年以下煤礦分類處置。

        此外,河北省還深化“雙控”建設。為構建河北省煤礦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全面推進智能化技術與煤礦安全管理融合,提高煤礦安全管理能力和災害應急處置能力,預防和減少煤礦生產安全事故,河北省應急管理廳印發了《河北省煤礦智能雙控信息管理系統建設指南(試行)》。提出煤礦以雙重預防機制運行為基礎,整合礦井安全管理、環境監測監控、主要設備運行控制等系統相關數據,根據各子系統數據與風險管控的耦合性與相關性,形成數據分析模型,實現大數據整合與統一圖表展示。推進智能化技術與煤礦安全管理融合,將風險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信息化、應急救援智能化納入安全管理工作內容。通過信息化手段,提高全員安全風險辨識與管控能力,推動隱患分級治理、閉環管理,通過智能化提高煤礦瓦斯、水、火等重大災害應急救援水平。截至目前,河北省各煤礦企業均成立了“雙控”機制領導機構,明確了責任人,全省36處正常生產建設煤礦均按要求建設了信息化平臺,煤礦“雙重預防”機制不斷完善。

       

      強化基礎,系統整治

       

        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河北省通過系統謀劃,不斷強化基礎建設。加速推進煤礦智能化建設。河北省發改委與河北省應急管理廳聯合印發了《關于進一步明確全省煤礦智能化建設任務有關事項的通知》(冀發改能源﹝2021682號)。針對河北省煤礦生產技術條件復雜多樣、煤礦智能化建設不平衡不充分等現狀,確定了河北煤礦智能化建設示范引領、重點優先、全面推廣三步走目標,開灤集團錢家營礦、開灤集團東歡坨礦、冀中能源股份公司東龐礦、冀中能源峰峰集團梧桐莊礦4處煤礦為首批推進的智能化建設示范煤礦,2021年底前基本完成智能化示范建設。強化標準化動態達標工作。加大煤礦標準化動態達標抽查力度,凡發現生產過程中標準化滑坡的一律降低或取消標準化等級,2021年撤銷3處煤礦的標準化等級,其余所有生產煤礦達到二級以上標準(事故煤礦除外),促進煤礦標準化工作再上新臺階。加快煤礦安全流程管理工作。河北省應急管理廳牽頭研究制定了煤礦各崗位作業流程和操作標準,組織編制了61項安全管理流程、171項施工作業流程和151項崗位操作流程,出版了《河北省煤礦安全流程》,印發了《關于實施煤礦安全流程管理的通知》,強力推進河北省煤礦開展各崗位標準流程再造。20215月,組織開灤集團、冀中能源集團安全管理、區隊長、技術人員進行了培訓,進一步推動煤礦安全流程管理工作在河北省生根發芽,落實落細,不斷提高煤礦安全生產水平。

        三年行動開展以來,河北省各級煤礦安全監管部門認真落實屬地監管責任,通過強化執法檢查,依法依規查處各類違法違規行為,有效遏制了事故。

       

       

      廣東江門:推動三年行動走深走細走實

       

        廣東省江門市嚴格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以嚴防較大以上事故、減少一般事故為目標,立足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風險,健全安全責任體系,推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走深走細走實,生產安全事故起數、死亡人數實現“雙下降”。

       

      強化意識,將安全防范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

       

        江門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安全防范工作,不斷強化安全生產紅線意識和底線思維,統籌好發展和安全兩件大事,將安全防范工作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和社會治理各領域和全過程。




      2021年5月12日,江門市在江海區高新港舉辦2021年

      全國防災減災日活動啟動儀式暨江門市減災綜合應急救援演練


        提高政治站位,構建安全防范常態化工作機制。江門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及時組織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和防災減災救災的重要指示精神,各級各部門抓好貫徹落實,切實增強做好安全生產工作的政治自覺。據統計,2020年以來,江門市委常委會會議、市政府黨組會議和常務會議共30次專題研究部署各階段安全防范工作,為各項工作措施有效落實提供了堅實的組織保障。同時,江門市已形成黨政主要領導帶頭、參與政府分工的全體市領導各負其責,在重點時段檢查部署安全防范工作的常態化工作機制,帶動形成全市上下“抓安全、重安全”的良好氛圍。

        強化頂層設計,明確安全生產工作方向。江門市將安全生產和消防工作納入國民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綱要,確保安全生產和消防工作與經濟社會發展同步推進、同步發展;將安全生產和消防工作成效作為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規劃的重要評判標準,將安全生產和消防安全理念要求融入到各專項規劃中,使安全生產和消防安全成為各項工作的基本前提;認真總結評估、全面分析研判,及時組織編制應急管理和消防工作“十四五”規劃,為今后一段時期的安全生產和消防工作指明方向。

        落實責任措施,確保安全生產工作有序開展。一是出臺《江門市黨政部門及中央、省駐江門有關單位安全生產工作職責》《江門市消防安全委員會成員單位工作職責》,明確各黨政部門的安全生產和消防工作職責,為各部門落實責任加強了制度約束。二是大力推動《江門市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三年行動專題實施方案》落地見效,組織開展企業主要負責人履行安全生產職責專項執法行動,將企業責任人責任懸空、虛掛、空掛、履責能力不足等突出問題作為執法檢查重點,督促企業主要負責人等關鍵人群認真履行職責。三是持續深入開展企業安全承諾公告制度,在危險化學品等重點行業領域實現主體責任承諾“全覆蓋”,通過《江門日報》等媒體對違法違規行為依法進行曝光,加大從業人員和社會力量對企業履行安全生產責任的監督力度。在消防安全方面,細化實化“三自主兩公開一承諾”措施,廣泛發放《火災風險點指南》《社會單位消防安全自查自改指引》《火災防范重點場所消防安全標準化管理指引》,依托“粵商通”平臺開展企業單位線上大承諾活動,引導社會單位風險自知、隱患自查自改。四是進一步嚴格安全準入,明確將購買安全生產責任保險和配備注冊安全工程師列入危險化學品、非煤礦山、煙花爆竹等高危行業的安全許可條件,不斷強化高危企業預防和應對生產安全事故的能力。

       

      完善機制,提高安全生產工作能力

       

        提高隱患排查治理能力。江門市狠抓安全生產“一線三排”工作機制落實(一線”是指堅守發展決不能以犧牲人的生命為代價這條不可逾越的紅線?!叭拧卑ㄊ鹿孰[患的排查、排序、排除),制定了“一線三排”工作指引,督促引導各行業領域企業學習領會“一線三排”工作要求,迅速建立符合本企業的“一線三排”工作制度。廣泛開展“一線三排”工作宣傳,要求各重點企業大力開展安全生產宣傳警示,牢固樹立安全紅線意識,并充分運用“一線三排”工作機制,全面排查、科學排序、有效排除安全風險隱患。將“一線三排”工作要求落實情況作為執法檢查的重點內容之一。

        提高安全風險管控能力。江門市大力強化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特殊作業管理。一是嚴格執行《江門市安全風險分級管控辦法實施細則》,對高危工藝、設備、物品、場所和崗位等,加強動態分級管理,落實風險防控措施,實現可防可控。二是研究出臺針對有限空間、危險化學品等重點行業的辨識和管控目錄以及監管指南,通過購買專家服務對部分重點危險化學品企業開展風險分級辨識管控工作,提高企業安全風險管控能力。三是推動落實化工行業特殊作業“四令三制”、動火作業“三個一律”、高處作業“五個必須”、有限空間作業“七個不準”、危大工程“六不施工”、漁船安全生產“六個100%”、海上砂石船“六禁”等工作要求,切實抓好安全生產“最后一公里”。

        提高安全應急宣傳教育能力。一是深入學習《生命重于泰山——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重要論述》電視專題片。629日,江門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帶頭學習,召開專題學習會,集中收看學習。江門市各地、各有關單位將專題片作為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以及干部培訓學習的重要內容。二是在廣東省率先成立消防工作全媒體工作中心,與主流媒體簽訂戰略合作協議,聯合江門市團市委、江門市五邑義工聯合會開展“青春你我他、消防進萬家”三年行動,聯合農業農村部門開展“脫貧攻堅、安全護航”消防公益行動,聯合阿里巴巴組建“藍騎士”快遞消防服務隊,組建15支消防志愿者服務隊,開展50余次公益宣傳活動。三是加強與廣播電視臺、《江門日報》、三大電信運營商、氣象局影視中心、傳媒公司等的戰略合作,聯合制作“1316”宣傳教育短視頻,啟動“江門應急廣播”項目,打造江門首個“應急科普文化長廊”和“應急科普文化公園”,充分利用新媒體平臺,組織安全生產月、防災減災日、“五進”活動,“線上”與“線下”全方位多渠道開展應急管理、安全生產、防災減災、應急輿情管理等宣傳,全力打造應急宣傳新格局。四是將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重要論述內容作為企業負責人、安全管理人員學習的重要內容。深入開展典型事故案例剖析,領導干部帶頭講、專家學者深入講、一線工作者互動講。

       

      狠抓整治,全力確保安全生產形勢穩定

       

        2020年以來,江門市組織開展以安全生產領域六大專項整治、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和系統防范化解道路交通安全風險工作為抓手,全面推進安全生產攻堅行動,在節假日和全國“兩會”、“七一”等重點時期對各重點行業領域組織18輪安全生產綜合檢查督查,做到靶向發力、精準整治。

        危險化學品領域,印發《江門市禁止、限制和控制危險化學品目錄》和《江門市化工行業安全發展規劃》。完成廣東省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監測預警系統以及江門市本級視頻聯網平臺的建設工作,逐步實現了對危險化學品企業的“在線巡檢、實時預警、可視化管理”功能。

        道路交通領域,組織對“兩客一危一貨”重點車輛和企業進行信息采集和“企業畫像”,不斷提高企業主要負責人履職能力。推動江門市危運車輛安裝智能視頻監控報警裝置,全市“兩客一危一重貨”、公交車及8434輛重型貨車已全部安裝智能視頻監控報警裝置。完善道路安全防護保障“一清一燈一帶”、“平安村口”、國省道穿村過鎮路段、急彎陡坡和臨邊臨崖路段需增設警示提醒、高速公路入口“逢車必檢”、服務區危運車輛專區停放等重點工作已全部完成。深化“一事故一分析一整改”工作,并建立由轄區政府、應急、交通運輸、公路事務中心、公安交警部門5個部門以及與案件相關的行業主管部門組成的“5+N”聯合調查整改工作機制。

        城市建設領域,加強城鎮燃氣安全生產監管。自十堰“6·13”事故以來,江門市已排查燃氣場站63個、市政管網1530.4公里、居民小區210個、居民用戶2062戶、瓶裝氣供氣網點147個,檢查發現隱患374處,已全部完成整改。

        消防安全領域,采取“項目清單化,清單責任化”的工作方法,細化28個部門152項具體任務。提請政府掛牌督辦7個區域、24家重大火災隱患單位,啟動村級工業園專項整治工作。首創“X+消防”的“雙邊”聯合執法模式,聯合重點行業部門建立“交警+消防”“城管+消防”“住建+消防”工作機制。首創出臺《江門市住宅小區內消防車通道違法停車處置流程指引》,制定了《消防車通道違法停車告知單》。組建市級高層建筑滅火救援專業隊和高層建筑滅火救援攻堅組,探索高層住宅等場所安裝聯網式無線火災報警器、接入社會化消防管理系統等方法,推動高層住宅建筑積極運用電氣火災監測、燃氣智能報警等先進技術手段,提高火災防范科技化水平。

        水上交通和漁業船舶領域,推動各市(區)加快建設水上搜救中心,完善水上救援應急機制,加大資金、設備、人力投入,將各市(區)派駐海事機構納入大應急體系,提高水上搜救能力;出臺《江門市開展“不安全、不出?!睂m椥袆訉嵤┓桨浮贰渡鏉O鄉鎮船舶安全管理工作指引》《江門市清理整治涉漁“三無”船舶專項行動方案》《江門市涉漁鄉鎮自用船舶安全管理指導意見》,規范了漁船管理,尤其是“三無”船舶的安全管理。

        工礦商貿領域,加強安全評價檢測檢驗機構監督管理,初步建立了從業告知和承諾制、協調聯動反饋監督制、服務質量專項抽查制、多項措施分類懲戒制和內部管理建立健全制,并向社會公示在江門市開展業務的安全評價檢測檢驗機構信息,規范了技術服務市場秩序。出臺《江門市工貿企業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監管工作指南(試行)》和《江門市工貿企業有限空間辨識參考目錄》,指導企業進一步按照法律法規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提高企業本質安全水平。

       

      加強創新,夯實安全生產工作基礎

       

        江門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安全生產和消防安全投入保障,在人、財、物等方面全力保障,支持各地各部門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和消防工作改革創新,夯實全市安全生產和消防工作基礎。




      2021年4月27日,江門市在臺山市川島鎮沙堤漁港水域內

      舉行軍民海上應急搜救綜合演習


        夯實安全監管基層基礎。江門市73個鎮(街)均獨立設置應急管理辦公室,打通全市安全監管工作“最后一公里”;強化鎮(街)執法權限,縣級應急管理部門執法事項160項下放鎮(街);下達68名專項執法編制,加強鎮(街)、園區應急管理。

        健全全市應急預案體系。江門市完成了29個市級專項預案的修訂工作,編制《江門市非煤礦山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江門市工貿行業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江門市危險化學品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江門市突發火災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等專項預案,基本形成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應急預案體系。

        提高安全生產信息化能力。江門市將安全生產和消防工作要求作為重點內容納入到數字政府和智慧城市建設中,不斷提高應急管理體系和應急管理能力現代化。一是全力推進智慧應急創新工程和智慧消防創新工程,努力提高安全生產重點行業領域感知能力和監測預警能力,建設消防大數據分析平臺、智能預警平臺以及消防戰力圖譜和數字化戰力模型等,實現應急管理綜合指揮調度以及消防隊伍、人員、裝備要素數字化管理。二是完善應急指揮中心和視頻會商系統,完成應急指揮信息網、融合通信系統建設,搭建起應急管理綜合應用平臺,逐步實現全市應急管理“一張圖”,為應急指揮和救援提供信息化支撐。三是大力推廣企業主要負責人安裝使用“廣東應急一鍵通”移動客戶端,以信息化技術推動實施安全生產精準監管執法,提高安全生產工作智能化、精細化水平。四是在危險化學品行業推進監測預警系統建設,實現對全市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企業以及一般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的“實時監測、實時預警和可視化管理”的功能。五是在非煤礦山領域建設“江門市礦山礦區范圍監測報警系統”,并配備無人機對非煤礦山企業進行日常執法檢查。六是各地各部門提高各行業領域安全生產信息化能力,如公安機關推廣應用“智慧新危管”危爆物品管理系統,教育部門推動實現全市城市中小學一鍵式緊急報警和視頻監控系統與公安機關100%聯網,市場監管部門開發全國首個“特種設備智慧管理系統”,城管部門推進完善燃氣安全監管平臺并建立市政排水管網地理信息系統,積極借助信息化手段大力提高各行業領域安全監管效能。

        加強安全生產科技攻關支持。江門市對“智慧工地視覺管控關鍵技術及其應用”“江門市新會區地質災害分布規律及成因機理研究”“常壓危險品罐車設計計算軟件研發”“廣東極端暖區強降水微物理特征及風險預警技術”“江門市防災減災救災科普知識進校園常態化”“臺風環境下城際列車失穩機理及渦結構平衡控制防風方法研究”6項安全生產相關項目予以立項支持,積極推進安全生產先進技術推廣應用,加快提高科技保障能力。

       

      規范管理,三年行動制度成果豐碩

       

        江門市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以來,以市人民政府和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名義印發了10項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制度,推動全市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實現制度化、規范化。




      江門市應急管理局局長劉志方(中)帶隊到企業開展復工復產檢查


        以市人民政府印發的文件。一是《江門市消防水源管理辦法》,進一步加強全市消防水源管理,保障滅火救援用水,保護公民人事、財產安全,維護公共安全。二是《江門市燃氣管道設施保護辦法》,加強燃氣管道設施保護管理,保障燃氣管道設施安全運行,維護社會公共安全。三是《江門市化工行業安全發展規劃(2021-2025 年)》,指導和保障全市規劃期內化工行業的安全發展,對全市區域的化工行業安全發展作出詳細規劃,為全市化工行業安全發展提供科學安排和系統保障。四是《江門市禁止、限制和控制危險化學品目錄》,進一步加強江門市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五是《臺山核電廠規劃限制區安全保障與環境管理規定》,保護臺山核電廠規劃限制區的環境和公眾安全,保障核電廠的安全運行,引導規劃限制區經濟和社會有序發展。

        以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的文件。一是《江門市工貿行業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規范江門市工貿行業生產安全事故應急管理和分級響應程序,科學、及時、有效組織指導實施應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工貿行業生產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財產損失。二是《關于加強江門市水上搜救工作的實施意見》,進一步加強江門市水上搜救體系建設,提高水上搜救能力和水平,推進水上搜救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力爭到2025 年建成科學規范、高效運行、國內領先、服務一流的現代化水上應急處置體系,水上搜救能力、效率和服務品質顯著提高,全面適應區域經濟社會和航運安全發展需求,為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保護水域生態環境提供有力支撐。三是《江門市危險化學品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規范江門市危險化學品生產安全事故應急管理和分級響應程序,科學、及時、有效組織指導實施應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危險化學品各類生產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財產損失,為維護社會穩定提供安全保障。四是《江門市非煤礦山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規范江門市非煤礦山生產安全事故應急管理和分級響應程序,科學、及時、有效組織指導實施應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非煤礦山各類生產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財產損失。五是《江門市加強涉漁鄉鎮自用船舶安全管理的指導意見》,加強涉漁鄉鎮自用船舶的安全管理,維護正常的漁業生產秩序,全面清理取締涉漁“三無”船舶,摸清涉漁鄉鎮自用船舶底數,落實涉漁鄉鎮自用船舶安全管理措施,防范生產安全事故。

       

       

      浙江舟山:突出重點,強勢推進三年行動

       

        2020年以來,浙江省舟山市委市政府按照浙江省委省政府統一部署,結合當地工作實際,圍繞“遏較大、杜重大、減總量”三項事故控制目標,突出11個重點行業領域,逐一制定工作任務清單和進度控制表,全面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舟山市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好轉,自然災害防治能力有效提高。





      舟山市委書記俞東來(右二)在高速交警指揮中心查看游客進出量



       

      搭框架建機制,抓好統籌協調

       

        2020年,舟山市安委會建立了三年行動的組織領導架構,各專題和專項分別由分管市領導牽頭,同時成立了安委辦、牽頭單位、責任單位三級工作專班。舟山市安委辦抓好統籌協調,建立健全會商研判、暗訪檢查、跟蹤督辦等工作機制,做好三年行動的動態檢查和過程監督,納入安全生產工作巡查考核內容,切實推動各地各部門抓好落實。各專題整治牽頭單位按照要求履行好牽頭職能,發揮好牽頭組織、聯合執法的作用。

        同時,根據舟山實際,調整設立10個專業委員會。將涉海涉漁安全專業委員會拆分為漁業安全專業委員會和水上交通安全專業委員會,漁業安全專業委員會重點聚焦商漁船碰撞、自沉、火災等方面“遏重大”工作,水上交通安全專業委員會重點聚焦客船、危險化學品運輸船只、海上管線等方面“遏重大”工作,進一步明確了兩個專委會的職責分工。此外,舟山市強化綠色石化項目安全生產工作,成立綠色石化基地專業委員會,綠色石化重大安全風險管控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明重點強整治,保持執法高壓

       

        舟山市強化總體統籌,持續做好第二輪安全生產綜合治理三年行動,合力推進“遏重大”攻堅,深入開展“護航建黨百年”安全隱患大排查大整治。漁業、水上交通、危險化學品等高風險領域開展了由市政府領導掛帥的專項整治,其他領域專委會各司其職,以強硬的執法手段保持高壓態勢。

        漁業安全領域,市、縣、鄉三級所有政府領導帶頭進行漁業值班值守,每日22時至次日凌晨5時對漁船編組生產、進出港報告、大輪習慣航線、敏感水域作業等進行全覆蓋檢查,有效遏制漁業安全事故的多發態勢。開展了“遏重大”百日攻堅行動,重點實施“五大行動”“三大工程”,實行清單量化管控。強力推進安全執法“鐵拳”行動,加強聯合執法和剛性執法。2021年以來,舟山市共組織海上和陸上漁政執法檢查1972次,檢查漁船3378艘,查處違規漁船立案154件,收繳罰沒款286.795萬元,取締涉漁“三無”船只291艘,移交司法案件10起。

        水上交通領域,組建海上安全綜合執法指揮部,嚴厲打擊“三無”船舶、休閑船艇非法載客、超載等海上違法違規行為。2021年以來,共開展海陸聯動執法巡查1337次,共檢查船舶4745艘次,查獲違法違規船舶878艘,其中累計扣押526艘;違法違規船員移送司法機關12人,拘留2人。共檢查港口企業969家次、臨時裝卸作業點800家次、岙口及廢棄碼頭等573個次,發現隱患206個。

        危險化學品領域,以大型石油化工企業、低小散危險化學品經營、儲存、使用、運輸單位為重點,全面開展危險化學品三年整治暨油氣產業鏈全生命周期安全整治重點工作,先后出臺《舟山市重大危險源油品倉儲企業安全管理指導手冊》和《加強危險氣體儲運安全管理的意見》,強化規范引領,開展大型油品儲存基地安全風險評估,對大型油氣儲存企業進行深度排查。2021年以來,舟山市共排查企業2561家次,危險化學品車輛19734輛,危險化學品船295艘次,碼頭444座次,排查隱患2017條,違法違規行為142起,立案查處53起,其中,實施行刑銜接11起,形成了安全風險防控的“高壓線”。

        道路交通領域,聚焦交通安全工作的“結果性指標”和“過程性指標”,對鄉鎮(街道)實施“紅黃綠”三色考評,有力壓實基層政府管理責任。同時,將全市1419輛工程車全部納入協會、由平臺動態監管的基礎上,將黃牌貨車、管樁水泥車、專項作業車參照納入監管,對596輛次重點車輛實施停運或限行。

        消防安全領域,聚焦風險化解,不斷深化居住出租房、高層建筑、人員密集場所、“九小”場所及生產企業為主的五大領域火患治理攻堅戰。借力“三改一拆”、低效企業整治和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等工作,對出租房隱患嚴重的區塊實施拆改,對低效出租廠房、“多合一”場所、勞密企業開展專項執法行動,對老舊小區地下(半地下)車棚住人行為進行全面清理。

       

      理清單謀布局,搭好“數字橋梁” 

       

        自2021年起,舟山市深入貫徹落實數字化改革重大部署,按照黨政機關整體智治系統和數字政府系統建設要求,努力搭好有用、好用、通用的應急管理“數字橋梁”。




      舟山市市長何中偉(右二)檢查海上安全工作


        清單梳理承接體系,敦實“橋梁”基礎。有機承接省級統建統籌的自然災害和安全生產風險防控兩大應用,在此基礎上,突出業務協同和數據共享,建設“數字三防應急指揮”和“辦證主動幫”兩個舟山特色應用場景。針對數字化改革重點工作任務和各應用系統,梳理確定目標體系20項、工作體系17項,做到目標體系“量化細化”,工作體系“高效協同”。牽頭數字政府“浙里安全”跑道治理端門戶的統籌建設,涉及11個部門,聚焦安全生產、自然災害、食品安全等重點領域,以“任務落實、企業風險、突發事件”三大模塊,完成3個一級頁面、21個二級頁面、15個三級頁面的門戶開發建設,實時展示重點任務的進展情況。

        科學布局平臺架構,筑牢“橋梁”龍骨。按照數字化改革要求,科學構建“1+3+3”數字應急管理平臺,即:“一個數據中心”,匯聚部省市三級相關業務部門的79類近6000萬條數據,為各業務系統運行提供數據支撐;“三大領域應用”,集成應用了自然災害、安全生產、應急指揮三個領域,省、市兩級建設的18個應用系統,初步形成數字化業務管理能力;“三張支撐專網”,建設了應急衛星通信網、視聯應急指揮網、可視化指揮網,為平臺運行提供通訊保障。

        抓好應用落地見效,保障“橋梁”通車。在安全生產領域,突出抓好舟山市101家危險化學品企業在“?;啡芷诎踩诰€系統”上的每日安全承諾公示應用。通過重大危險源風險監測系統,對18家重大危險源企業進行實時監測監控。應用浙江省安全風險普查系統,抓好全市8401家生產經營單位的風險普查。在自然災害領域,突出謀劃建設數字“三防”應急指揮多跨場景應用?!皯敝笓]圖”實時歸集氣象等信息資源,協同多部門專業應用?!熬仍笓]圖”精準調取應急資源,一覽受災點實時現狀?!百Y源調度圖”歸集全市26萬條物資裝備等數據,實現智能檢索?!叭藛T轉移圖”助力人員轉移方案制訂?!氨O測告警圖”實現對全市209座水庫、84條河道、87個內澇點位的自然災害風險實時監測告警?!拔鍒D聯盟”系統矩陣推進防汛防臺數字化應急指揮能力的跨越式提高,在2021年抗擊“煙花”“燦都”臺風中落地見效,成功實現“不死人、少傷人、少損失”。

        此外,舟山市還努力提高應急保障能力,積極指導國家危險化學品應急救援舟山基地建設提高工作,努力打造華東地區最大規模的專業化應急救援隊伍。推進社會化救援隊伍建設,舟山市已建成7支社會化應急救援隊伍,志愿救援員達到500余名,其中持證救援隊員180多名。組織消防、石化基地管委會共同開展了石油煉化全過程、全要素的實戰拉練、重大疫情條件下大型儲罐全液面火災增援實戰演練。通過演練,進一步提高了應急救援隊伍的應急作戰能力。

       

       

      黑龍江綏芬河:“五大體系”助力三年行動

       

        為將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不斷深入,著力推動安全生產由應急管理部門單一監管模式向全社會綜合治理轉變,綏芬河市應急管理局著重在建立安全生產體制機制上下功夫,積極探索完善“五大體系”建設。

       

      建立監管責任落實體系,“四個清單”壓實各方責任

       

        在落實屬地監管責任方面,綏芬河市分別制發《市委常委安全生產職責清單》《政府領導安全生產職責清單》,進一步明確領導責任,落實“一崗雙責”,常態化在市委常委會、市政府常務會、市安委會上專題部署全市安全生產工作,重點時段各戰線市級領導帶隊深入生產企業、人員密集場所等重點部位開展督導檢查。在落實行業監管責任方面,按照“三管三必須”原則,在黑龍江省率先制發了《行業部門安全生產監管工作職責任務清單》,進一步厘清部門職責、明晰工作范圍,壓實行業監管責任,推動各行業、各領域全面開展安全生產大排查大整治工作。在落實企業主體責任方面,制發《推進企業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任務清單》,督促企業全面開展自檢自查,確保隱患問題整改到位,編制《安全生產工作手冊》《綏芬河市木材加工企業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導則》,印刷安全警示海報,指導企業開展安全生產工作,壓實企業主體責任。




      綏芬河市進一步厘清部門職責、明晰工作范圍,壓實行業監管責任


       

      建立隱患排查治理體系,對安全問題“零容忍”

       

        積極探索施行“安全長”管理模式,壓實“10+N”管理責任,下設城鎮燃氣、民爆物品、道路交通、消防安全、建筑施工、工貿?;?、特種設備、旅游行業、校園安全、非煤礦山 10 個重點領域的安全組長,N 個重點項目的安全組長,進一步壓實重點領域責任人,實現行業部門監管、重點領域包管的“雙重”管理機制。積極探索“五個維度”隱患排查模式,初步已形成企業自查、社區網格員排查、行業部門指導檢查、安委辦綜合督查、市委督查室和市政府督查室巡查的多維度、多層級的隱患排查體系;建立各行業領域動態隱患整改臺賬,明確整改時限和措施,由行業部門負責人和“安全長”鎖定隱患目標,跟蹤消號;制定隱患排查動態上報制度、安委會督辦制度、“安全長”安全工作包保制度、“1+N”聯動執法制度“四個制度”全力推進隱患整改工作;針對重點領域的突出問題,采取由安委辦聯合一個行業部門的“1+1”或安委辦聯合多個行業部門的“1+N”方式進行督辦指導等工作措施,堅決落實隱患整改。發揮“明星企業”標桿引領作用,按照三年整治行動方案要求,抓實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建設工作,選樹第一批安全生產“明星企業”,作為安全生產航線上的燈塔,發揮標桿企業引領作用,并計劃每年培育10家企業完成標準化創建,各領域分階段逐步推進。

       

      建立應急保障體系,創新“四個舉措”

       

        繪制“作戰圖”。繪制安全生產、森林防火、搶險防汛、地質災害四張實戰指揮地圖,圍繞規上企業、危險化學品企業、重大危險源、山體滑坡、防汛隱患點等重點信息,摸清綏芬河市風險底賬,實現掛圖作戰。用活“智能機”。自主研發包括組織領導、應急隊伍、應急預案、作戰地圖、應急物資“五大模塊”手機端的“綏芬河市應急管理平臺”,實現線上信息共享與線下部門聯動,利用現代化科技手段高效聯動全市應急力量,統籌應急物資,快速投入應急救援。組建“應急隊”,全面整合市域內消防救援大隊、森林消防大隊、邊境管理大隊、邊防五營、武警中隊、武裝部、“兩鎮”民兵、應急志愿者突擊隊等多方應急力量。召開綏芬河市應急救援工作軍地聯席會議和旅發大會應急保障工作會議,加強軍地應急聯動協作,圍繞防洪防汛、防火救災、森林防火等方面,開展全市性專項應急演練。構建“保障墻”。綏芬河市應急物資庫由專人負責,臺賬清晰。與周邊市縣達成應急物資聯動協議,與城投公司、日用品公司、砂石廠等企業簽訂應急保障購買協議,確保發生應急突發事件時,調得出供得上。




      推動各行業、各領域全面開展安全生產大排查大整治工作


       

      建立警示教育培訓體系,對安全生產事故“關門落鎖”

       

        從思想上落好“學習鎖”,抓住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利用市委常委會、政府常務會、市安委會等重要會議進行會前學法,細化研究相關安全專項工作;圍繞領導干部、行業部門負責人、企業負責人、企業安全員“四個層面”,通過邀請省級安全生產專家現場授課,參觀標準化企業等方式開展教育培訓。從追責上用好“警示鎖”,組織領導干部觀看《生產安全事故警示教育片》,學習《特別重大安全生產責任事故罪責問責審查工作規定》,剖析安全生產案例等形式和內容,強化各級領導干部安全生產意識,不折不扣地扛起安全生產責任。從輿論上抓好“宣傳鎖”,開通應急管理局抖音號和微信公眾號,不定期發布有限空間作業安全防護、城市內澇處置避險、雷電災害警示、安全生產知識等安全生產教育片類、防災減災知識類、應急警示片類宣傳內容,深入企業線下開展應急演練和安全知識、應急知識宣教活動,逐步深化“五進”宣傳工作。




      綏芬河市應急管理局積極探索完善“五大體系”建設


       

      建立考核評價監督體系,有效形成閉環管理

       

        綏芬河市應急管理局制發《年度安全工作要點》《安全生產工作考核辦法》,2021年底對各行業部門監管落實情況,對標對表,量化考核。將安全生產責任考核結果與領導干部履職評定掛鉤,探索將領導班子及其成員落實安全生產責任情況作為確定年度考核、目標責任考核等其他考核結果的重要參考。創新行業安全監管模式,幫助國林木業園區、森聯木業園區和規上企業,引入森防、消防等部門有安全管理經驗的退伍干部充實到企業管理團隊,強化專業管理力量。各行業部門對領域內企業進行風險等級評定,推動“好”的企業自主管理,“差”的企業重點監管,連同評先樹優等考核方式,引導企業建立健全自我約束、持續改進的內生機制。

      【責任編輯:cheng】
      国产亚洲福利AV综合导航

          <span id="xbxj5"><nobr id="xbxj5"></nobr></span>
          <address id="xbxj5"></address>
          <form id="xbxj5"></form>

          <noframes id="xbxj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