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石油鉆探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探索
2021-10-13來源:中國安全生產 作者:中國石油西部鉆探質量安全環保處 郭華 徐弘 朱國才 龔江川 田成 黃斌 張立偉 中國石油西部鉆探國際鉆井公司 趙晨
鉆探企業按照中國石油集約化、專業化、一體化的總體發展思路,于2007年12月底至2008年2月,將中國石油各油田的鉆探業務按照管轄區域組建新生機構:西部鉆探、川慶鉆探、長城鉆探、渤海鉆探等7家以鉆探業務為主的中油油服工程技術公司。其各自的主營業務包括鉆(修)井、技術服務、風險總承包三大板塊,領域涵蓋地質勘探、鉆、測、錄、井下作業、固井、試油等,并向油氣田前期地質研究、勘探開發方案設計、天然氣(煤層氣、頁巖氣)開發、油田生產管理等工程技術承包服務的綜合業務等全產業鏈延伸。
鉆探企業是擁有中國石油工程技術高精尖多、施工環境惡劣、地質結構復雜、社會依托少、文化差異大等堪稱石油領域“十多”之聚的大本營。多個國家、多種語言、多種文化、多項技術交叉的專業性極強的復合型企業;高風險居多、高溫高壓環境多、員工來源鄉村多、文化程度偏低多、戈壁沙漠施工多,這些都是在管理和實際操作中難以繞過的坎。鉆探企業是中國石油能源勘探開發的先行掘拓者,為確??碧浇洜I效益,面對波譎云詭的施工環境和國際形勢,安全文化建設為培養員工“我會安全才有效益”的理念,讓這個理念成為鉆探企業走向國際市場,保障國家經濟建設安全的必備基石
中國石油安全文化建設的起源和核心
安全文化是企業員工所共享的安全價值觀和行為規范組成的統一體,是提升企業品質安全的堅實力量,安全文化建設是企業貫徹落實《安全生產法》《環境保護法》的有效載體通過綜合的組織管理等手段,使企業安全文化不斷提升和發展的過程。2001年中國石油為打造和筑牢安全文化基石,做好國家能源安全保障,引進了世界先進的杜邦HSE體系管理,以“HSE兩書一表”為載體,從試點到推進至今長達近20年之久。中國石油結合自身堅實的安全管理有效方法,以強化 HSE 體系管理為責任抓手,以風險管控為核心,在160多家企業全面開展安全文化建設。特別是國家新安全環保法律法規出臺后,對基層 HSE 管控突顯“嚴、高”二字,逐漸成為抓好安全環保文化建設的重要前提保障。
鉆探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現狀調查分析
鉆探企業安全文化建設調查主要采用與各安全專家、管理人員溝通、實地考察、各鉆探企業網頁安全環保經驗分享等多種渠道展開實施收集提煉。中國石油集團公司在自身九大業務板塊及各企業均設置了企業文化職能機構,并配備了2600余名相應的企業文化專職管理人員,他們為中國石油的崛起,并走向世界孕育了深厚的企業文化基因,眾所周知的以大慶鐵人精神和“苦干實干、三老四嚴”為核心的石油文化已載入國家史冊。今天近7000名頑強的石油安全管理人員仍始終牢記總體國家安全觀,以安全生產法為武器,抓住企業生產安全這把利刃,為捍衛企業經營目標一直堅守著,奉獻著,傳承著,創造著!
共同培育的HSE責任目標開花結果。中國石油安全環保的頂層設計為各板塊企業抓安全文化建設注入強心針。通過集團公司一年兩次全面的HSE責任目標分解、層級審核,安全工作者們腳踏戈壁沙漠、翻越稀泥溝坎,摸觀了幾千臺鉆機,訪問了幾萬名員工,查閱審核了十幾萬份HSE記錄,建立了安全管控各種制度幾百項。從HSE記錄中看到了執行力的痕跡,從規章制度中感受到了抓安全文化的決心,從人的行為和物的狀態中無不滲透著石油精神的薪火。雖然鉆探設備陳舊無法避免,但隨著員工安全能力和意識持續深化,HSE人因事故發生率連年下降甚至多年實現零目標。最可貴的堅持,不是歷經磨難,而是保持初心,鉆探人的初心就是努力踐行“安全第一,以人為本,質量至上”的承諾,將每口鉆井的質量安全、生產安全、環境保護視為生命線,沿著這條生命線披荊斬棘,為中國石油的勘探開發筑牢第一道安全防線。
持續增強的QHSE監管力量厚積薄發。鉆探人站在百萬石油人的聚光燈下,守住紅線,負重前行,以QHSE管理系統建設為抓手,全員開展寫風險、管風險的安全文化活動,筑牢了企業安全文化的地基。
各鉆探企業均建立了以質量安全環保處全面負責、安全監督(HSE)中心具體實施、所屬二級單位組織落實的各項QHSE管理體系工作,精心打造了職業健康、安全管理、環境保護、HSE監督等“多位一體”的過程風險管控長效機制,形成了以集團公司指導審核為主,企業自審為輔的常態化QHSE管控格局。從管理上,建立了隱患排查與風險防控雙重預防機制,各自形成了以屬地責任為核心的“分級分層、上下銜接、逐級負責”的立體化風險防控體系和“掛牌督辦、動態跟蹤、復查驗收”的閉環治理流程;從范圍上,QHSE監管遍布國內14大油田、海外31個國家和幾千家承包單位無差別的管控模式;從手段上,QHSE安全環保履職能力評估、HSE信息系統應用平臺、HSE標準化示范隊建設等一系列做法和應用工具;從標準上,制修訂QHSE各項管理制度、辦法、規章等具有安全管理共性的企法86項;從技術上,RTOC信息遠程監控360度全天侯捕捉國內各施工現場人的安全行為;從應急上,整合一切可調動的社會及油田資源,形成多層面多方式的構建,成功打造了覆蓋國內外所有施工隊伍的“半小時應急圈”,實現了“有預警、有防控、有舉措、有響應”,為中國石油的能源安全培養了大批實踐者和開拓者,為國際一流石油工程技術承包商提供了寶貴的安全管控方案。
持之以恒的HSE經驗分享深入人心。鉆探企業的行業性質決定其風險的強度和密度。集團公司開展的季度安全環保事故案例警示教育視頻會議級別高、規模大、影響遠、案例多,為各鉆探企業開展安全文化建設起到了積極引領的作用;中油油服開展的一年兩次HSE體系審核會中的亮點成為各鉆探企業HSE管理的經典示范在員工中宣貫學習形成樣標;各鉆探企業采用內部網絡及通訊軟件、多媒體、安全活動月、環境日、職業病防治法宣傳周等各種員工能接收到的方式,廣泛開展HSE經驗分享活動,建立了兼容性的業務指導、交流、溝通、求助“朋友圈”,分享各自在安全、環保、職業健康等方面的豐富經驗,在緊急時刻“朋友圈”起到了一呼百應的效果,充分體現安全文化建設在系統內已深入人心。
鉆探企業安全文化建設個性亮點展示
鉆探企業是中國石油的排頭兵,十年來,各企業磨練出適應本范圍、本區域、本屬地開展的值得推廣的安全文化做法,為連年實現安全生產的目標獲得了法寶。
長城鉆探守安全扛起責任擔當。長城鉆探是中國石油在北京的成員單位之一,守護安全不僅是企業的局部經濟責任,也是國家全局的政治責任?!案刹桓梢捶桨?,實不實要看基層”,他們從機關管理到基層操作,有嚴格的“管工作,管安全”的思想體系。公司“HSE”動態專題中,有事件分享更新,有安全金點子,其內容的豐富性處處滲透著長城人優秀的安全文化基因的傳承。從全國18個省市到全球31個國家,1700多支隊伍在林林總總簽訂的安全環??蚣軈f議及方案中都有清晰的中英文HSE準則、規定、標注,是優秀的安全文化成就了2.6萬長城人飛得更高飛得更遠的夢想。
川慶鉆探用安全保護著綠水青山。天府之國成都和歷史名城西安是川慶鉆探的總(分)部,得天獨厚的資源是川慶人的福氣,也是他們的壓力。環境敏感密集、施工作業井口周邊不是稻田就是菜地,不是名勝就是古跡,不是民房就是學校,潛藏著巨大的安全環保風險。勤勞精明的川慶人,在施工途經的各沿線要道處、危險多發段總有安全環保警示標識、作業工況提示、入場須知、巡回路線起始點、危害危險等各種安全環保標識應全則全,將不等式安全法則“10000-1≠9999”應用于HSE每個作業環節,保護綠水青山成為川慶鉆探的一面旗幟。
渤海鉆探是鉆探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領頭羊”。渤海團隊的“四特精神”: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忍耐,特別能擔當,特別能奉獻,鍛造了一支 “石油特種部隊”。全員的積極奮進讓渤海人胸前簇擁著眾多國家級殊榮:2011年-2017年連續7年穩獲“全國文明單位”、2015年榮獲“十二五”企業文化建設安全文化標桿等。公司整梳了國內外有關生產安全導致的事故經驗分享案例達700多條,勇敢機智的渤海人學習的精神和實踐的能力在安全文化建設中發揮得淋漓盡致,這就是“領頭羊”獨到的睿智。
西部鉆探攻艱克難講好安全故事?!鞍踩h保是最大的政治、最大的效益、最大的穩定和幸?!?,這是西鉆人的安全核心價值觀。十年來,具有“狼性”的西鉆人,努力克服“多做多錯”的避險普遍心理,加大“守土有責”等多措并舉的考評結合,開展針對性駐點HSE審核、匯編鉆井安全風險手冊、開展安全文化巡回展覽、堅持“三送”到一線活動、收集來自400多支基層隊的“安全家書”“安全漫畫”“安全小故事”900余篇。通過持之以恒的合法依規與安全文化思想教育相互融和,消除了常年在荒漠戈壁員工巨大的心理和精神壓力,贏得和收獲了各服務油田和地方政府的持久信賴,錘煉探索出保一方平安的安全精神法寶,突破了中國石油冬季極寒天氣施工的多項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