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id="xbxj5"><nobr id="xbxj5"></nobr></span>
      <address id="xbxj5"></address>
      <form id="xbxj5"></form>

      <noframes id="xbxj5">
      站內搜索
        加入收藏
      首頁 >> 理論探討 >正文

      關于縣級應急管理干部隊伍 建設思路的研究

      2021-08-24
      來源:中國安全生產 作者:北京市應急指揮保障中心 王罡 郭天強 侯烺祎


         應急管理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風險、及時應對處置各類災害事故的重要職責,擔負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維護社會穩定的重要使命。高負荷、高壓力、高風險的職業特點對應急管理干部各方面能力要求很高。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干部隊伍建設,圍繞建設忠誠干凈擔當的高素質干部隊伍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論述,專門提出了新時代好干部標準,為做好新時期干部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高素質專業化的應急管理干部隊伍是履行應急管理職責使命的中堅力量和決定因素。筆者通過對法律法規和標準規范等文獻資料研究,針對當前縣級應急管理干部隊伍現狀和存在問題,提出相關對策建議。

       

      縣級應急管理干部隊伍現狀

       

        一是年齡偏大、學歷偏低。其中學歷偏低這一現象多出現在縣級及以下應急管理系統干部隊伍中。在搭建好人才工作平臺的同時應時刻關注人才梯隊建設的短板,加強縣級應急管理隊伍建設,全面提升應急管理干部隊伍質量。

        二是人員力量分布不均。有些縣級應急管理系統存在非行政編制干部偏多的問題,這一現象會直接影響干部積極性。有些縣事業編制干部偏多,大多數干部認為編制對個人發展有影響。干部隊伍構成情況與當地所處的發展階段特點緊密相關,往往暴露出人員不足的問題。

        三是業務能力水平參差不齊。非安全生產相關專業畢業或未獲得安全生產相關職稱、安全生產工作經歷比較少,導致應急管理干部業務不熟練,業務能力管理水平不高。干部所學專業、職稱資質與本職工作的相關性較低,與應急管理、安全生產、防災減災救災工作也不相匹配。

        四是工作滿意度偏低。根據調查發現縣級應急干部隊伍工作強度和工作壓力較大、對工資福利待遇不太滿意,但大多數干部認為個人在單位將有較快進步或有所發展,對應急管理部門未來發展充滿信心。

        五是專業素養有待進一步提升。通過對一些縣級應急管理干部隊伍理論考核情況發現:縣級及以下應急系統干部隊伍的業務考試成績普遍低于市級及以上應急系統干部。對于縣級應急管理人員的應急管理理論和業務知識應給予更高關注和更多培訓教育機會,進一步夯實基層基礎。

       

      縣級應急管理干部隊伍存在問題

       

        一是人員配備不足??h級政府普遍存在應急管理干部不足問題,急需補充新鮮血液。年輕干部作為干部隊伍的后備軍,肩負著重要使命,對于他們的培養與選拔是加強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建設的緊迫任務。經調研發現,縣級應急管理部門干部絕大多數為原安全監管部門干部,存在應急職能劃轉未同步轉隸相關專業人員或轉隸人員數量少的情況,內設機構、人員編制數量與劃轉的職責不成比例。

        二是管理制度有待強化。建設一支忠誠干凈擔當的高素質干部隊伍,干部管理制度是重要保證。應急管理干部隊伍建設頂層設計如果缺失,就無法形成關于應急管理干部隊伍建設發展的規范性指導文件,無法從頂層設計層面專門對應急管理干部隊伍建設的指導思想、工作目標、重點任務、具體舉措等作出系統性規定。調查顯示,縣級應急管理干部管理制度還不夠完善,雖然各省市在基層應急干部隊伍建設方面進行了一些探索,也出臺了一些制度措施,但有的制度還存在操作性不強、覆蓋面不全、實際執行中無法落實等問題。在規范機關秩序、改進工作方式、轉變工作作風,建設高效、務實、節約的內部管理機制方面還存在不細不嚴不全等問題,努力形成系統完備、科學規范、便于操作的制度體系尚有很長的路要走。

        三是專業能力有待提升。應急管理工作專業性非常強,每一項任務都需要專業人才來支撐。應急管理系統各級領導干部都要有本領不夠的危機感,尤其是直接面對基層的縣級應急管理領導干部,應切實加強學習,掌握新知識、熟悉新領域、開拓新視野,增強工作本領。認真學習應急管理、安全生產、防災減災等各方面知識,筑牢全面、系統、專業的知識根基。但是,從調研情況來看,縣級應急管理干部所學專業與安全生產相關人數占比不大、獲得安全生產相關職稱人數以及具有3年以上安全生產工作經歷也較少。當前,干部安全生產和應急管理專題培訓力度不夠;培訓業務面還不夠寬,不能結合干部業務水平和能力短板開展有針對性培訓,滿足不了干部提高專業化能力的需求;復合型人才缺乏,尤其缺乏熟悉風險評估與管理、預案編制與演練、各類災害事故特點與救援、應急指揮流程與處置的專業型復合型人才。而且,隨著應急科技時代到來,掌握5G、大數據、區塊鏈等高新技術的高科技人才也十分匱乏。

        四是福利保障體系有待完善。調查顯示,縣級應急管理系統干部對福利待遇的滿意度偏低,這在很大程度上打擊了干部工作積極性,嚴重影響干部隊伍穩定。受編制身份不同、晉升機制不盡完善等因素影響,有的應急管干部對職業發展呈現迷茫狀態。人文關懷有待提升,工作上提要求、下指令多,關注干部的生活情況和思想狀況較少,導致部分干部背負較多的工作和生活雙重壓力。應積極想辦法和思路,進一步解決干部遇到的困難問題。

       

      縣級應急管理干部隊伍建設思路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長遠謀劃應急管理隊伍建設工作。

        把好應急管理干部政治關。應急管理干部隊伍建設首先要看干部的政治忠誠、政治定力、政治擔當、政治能力和政治自律。在選人用人上,堅持忠誠于黨和人民,具有堅定理想信念,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全面貫徹執行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作為衡量應急干部的第一標準。

        加強干部隊伍建設頂層設計。結合應急管理工作的實際需要和應急管理干部隊伍建設現狀,緊扣縣域應急管理重點工作,研究制訂應急管理干部隊伍建設中、長期規劃,明確應急管理干部隊伍建設的指導思想、工作目標、具體措施、工作要求,指明隊伍建設的方向和路徑,使其成為指導應急管理干部隊伍建設的綱領性文件。

        建立健全應急管理干部隊伍建設制度體系。嚴格落實干部選拔任用、“三重一大”決策制度等要求,研究制訂公務員職級晉升、干部崗位交流等制度辦法,修改完善假期和考勤管理、值班值守、聘用人員管理等措施制度。按照縣級應急管理部門“三定”,進一步細化每名干部的工作內容和崗位職責,并督促抓好落實。

        二是兼容并蓄補短,創新機制體制,全面提升應急管理隊伍建設水平。

        開辟高層次人才引進渠道。采用人才引進模式,試點建立聘任制公務員制度,高薪聘任高層次應急管理人才充實到縣級及以下應急管理部門,不斷提升干部隊伍綜合素質。

        強化專業化干部儲備。探索推行“常態建庫+動態管理”模式,圍繞提高選人用人精準度,對現有干部隊伍進行調研摸底,根據專業知識、專業經歷、專業能力等情況,分領域、分行業、分層次建立專業干部人才庫。

        探索組建縣級及以下安全檢查隊伍。從學歷、專業、年齡等方面嚴格選拔,試點組建高素質專業安全檢查隊伍,有效解決基層安全檢查人員不足問題。通過分批集中培訓、檢查實訓等方式,逐步提升縣級安全檢查人員綜合素質。

        三是應用科技手段,提高監管能力,推進應急管理智能化建設。

        充分利用現代科技成果,提高機關建設精細化程度。大力加強政務網站建設,優化行政辦公、行政審批、政民互動等業務流程,使各項工作流程更加清晰、內容更加規范、數據更加精準。

        應用大數據和智能感知技術,強化風險研判和風險預警,并將預警結果與監管執法有機銜接,將有限的執法力量投放到高風險領域、點位上,通過精準執法有效預防和遏制生產安全事故。

        構建高效、專業、多功能、可視化的應急指揮平臺,配備先進的應急通訊保障設備和應急救援設備,加大無人機、機器人等高科技裝備應用,提高應急處置能力。

        四是加大培訓力度,優化培養機制,開展應急管理綜合素質提升工程。

        加強教育培訓。將縣級應急管理干部培訓作為縣級及以上應急管理黨政領導干部和應急管理部門年度考核內容,可采取集中培訓、會議代訓、實景模擬等方式抓好應急管理理論和專業知識培訓。

        強化實踐鍛煉。堅持實踐導向,注重在重大活動保障中交任務、壓擔子,讓干部在安全生產執法、突發事件處置中經風雨、長見識、增才干。注重深入應急一線,不斷提高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

        改進激勵機制。建立聘用人員薪酬增長機制,鼓勵聘用人員考取安全生產、應急管理等證書、職稱、資質等,并與薪酬掛鉤。鼓勵在編干部參與國家、省市開展的各類評比表彰,深度挖掘在平凡崗位上做出突出業績的先進典型人物事跡,發揮好榜樣的示范引領作用。

        加強人文關懷。積極營造公平公正的良好氛圍,各級領導干部應科學統籌、合理安排工作,對縣級應急管理干部一視同仁,將力量配備、應急資源向基層一線傾斜,將平時考核、年度考核結果與干部選拔任用掛鉤,讓能干事、想干事、干成事的干部有為有位。進一步開展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落實慰問、體檢、工會互助等福利制度。


      【責任編輯:cheng】
      国产亚洲福利AV综合导航

          <span id="xbxj5"><nobr id="xbxj5"></nobr></span>
          <address id="xbxj5"></address>
          <form id="xbxj5"></form>

          <noframes id="xbxj5">